首页 > 二年级作文 > 文章正文

2011杭州中考语文(杭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2011年杭州中考语文(杭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文章)

二年级作文 2023-05-08 09:04:4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魅力。”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文化繁荣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需要系统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延续传统、恢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深藏在民间的“非遗”项目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草原上,艺术家嘎藏扎西(中)和同伴在玩《格萨尔》。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3月2日,浙江台州市仙居县应晖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舞龙。近年来,学校将舞狮、舞龙、架子鼓等非遗文化融入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丰富了校园生活。汪华斌摄(人民图片)

挖掘历史文化根源,夯实“非遗”保护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中,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收集和保护这些遗产的优良传统。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大批专家学者、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普查收集。如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和征集工作,编纂出版了十套《中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融合编年史》。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投入,普查资源共计87万余项,使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得到抢救和保护。在此基础上,国家及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对代表性项目的内容、表现形式、演变过程、核心技艺、传承实践等进行了全面、系统、专业的记录。

以“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2011年,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遗产法》),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中国还建立了四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认定制度。截至2021年6月,国务院共公布了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至2021年12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达到3063人。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原则。“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十多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也让青少年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了文化自信。组织民间艺人、艺术大师、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实现传承创新。目前,全国已有162所职业院校设立了专业示范教学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不断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传播中心和培育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增强公众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和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今年五一假期,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梅颖湖景区推出了天空之伞“非物质文化节”,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参观。陈晓兰摄(人民图片)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4月26日,河北张家口经济开发区盛华小学邀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宁为孩子们开展“点亮太空梦想,指弹面塑星空”主题活动。吴殿森摄(人民图片)

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积极宣传《公约》精神,履行“确认、备案、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职责,生动展示“中国智慧”,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截至2021年,我国已有42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优秀实践名录1项,成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经济发展

几十年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频率的活跃度和稳定性,我国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即在生产性实践过程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为核心,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资源,这符合公约的倡导。近年来,全国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应运而生。根据地域和民族特点,在核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中,扩大了非物质艺术衍生产品的生产,提高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以云南普洱茶为例。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之乡。从中国地图上看,宁洱就像一座镶嵌在群山中的金色欧。在这片36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区占96.8%,19.5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55.5%。全县20.48万亩茶园分布在3乡6镇85个村。自2008年6月普洱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来,这项技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45名县级以上“非物质传承人”活跃在茶园和作坊,成立了数十个作坊,带领茶农用传统技艺和勤劳智慧创造财富。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和流通渠道,建立了普洱茶集散地,让宁洱的茶农彻底脱贫,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宁洱县大力推动工商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建设普洱茶生产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积极鼓励传承人创新实践,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相融合,利用茶叶和压制茶模的可塑性,开发出杞子饼、金瓜茶、沱茶、传统吉祥话等压制茶产品,使普洱茶成为国际品牌。事实证明,普洱茶的生产性保护、创新性实践和群众性传承,给这一古老的人类文化遗产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使之走进千家万户。

构建“整体保护”,确保“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整体性”不仅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性,还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相关对象和场所、其所依附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良好的生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和分布及其相关的自然、生态、人文和经济因素,划定保护区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延续和传承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构建以“非物质遗产”为保护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整体保护。2007年至2020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批准在17个省区市设立7个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7个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他们在遗产传承、生态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海洋渔业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海洋渔业文化为保护内容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它以象山县石浦镇行政区域内的一些古村落、街巷、海岛为中心,展示妈祖习俗、渔民、商贩等生活场景,教授渔灯、船模、海洋生物模型的制作,表演鱼灯舞、马灯舞等民间非物质技艺。这些民俗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乡镇、村落自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实验区之一,有56项、78处保护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郁,竹林修枝,溪水清澈,风光无限,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4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多年来,实验区建设了“传承保护发展百个示范村”,创新了“民族文化+”理念,制定了“千人传承培训计划”,举办了“侗族大歌百村歌咏大赛”等活动,让非物质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生产生活。

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农耕文明的弱化和具有“非遗”特定含义的传统社区的逐渐消失。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被新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方式所取代,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近年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中强调“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将民俗、工艺及相关实物等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人们的生活。202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围绕新时代新任务,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的关系,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k1/]部、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文化产业赋能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支持利用非遗作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塑造“一村一品”、“一村一艺”、“一村一景”的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村文化名片。要在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效机制的基础上,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纳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让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受中国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作者葛玉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种子作文网为全国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小学作文,评改核小学生作文

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10-2022 种子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2017751号-3 网站地图